日本人對「倭」不像中國人對「支那」那樣敏感。魯迅在日本住店時就以「支那人」登記,因日本另有「中國(地方)」。不可否認,兩者都被附加了蔑視語義。中國人是直言抗議,但日本人則用細、軟功夫。
「倭」,《說文》訓順貌。本無貶義。近代兩國都釋為矮,卻無出典。而倭國、倭王、倭奴(國)、倭人、倭族、倭種、東倭、倭夷、倭賊、倭寇……就多多少少與日本有關了。《漢書.地理志》:樂浪海中有倭人,分為百餘國。
日本某些學者多方論證「倭」自古不盡指東瀛。並對中國南方少數民族作了詳細考察,認為漢朝曾將雲貴川的倭人打散,現在中國雲南佤族就是倭族改稱,而據說在緬甸的同族至今還稱倭族。1950年剿匪工作隊在雲南孟連還見到全裸的倭族,其屋頂與日本神社相近。這也似為日本人部分祖先來自雲南的根據。
倭寇一說始見高句麗廣開土王碑文,但對其斷句、含義有歧見。作為名稱始出《高麗史》記14世紀中期「……倭寇之侵(興)始於此」。其實,「元寇襲來」後,東海秩序紊亂,又值日本同時出了兩個天皇(南北朝1336-1392年),國內政治動亂、室町幕府統治鬆弛。就有武士與商人結合的武裝集團,以貿易為名,騷擾中國、朝鮮沿海。元朝下令禁海,幕府嚴加海防。但又都需要對方的貨物,就給「海盜貿易」以可乘之機。史稱前期倭寇。
明朝閉關自守,雖封日本室町幕府將軍為日本國王,開「勘合(許可證)貿易」,但只許十年一次,兩條船,實際上是「朝貢」和「頒賜」。而日明官吏爭相要在勘合貿易上牟利,與沿海商人、海盜勾結,並與倭寇㩦手,將原在中國沿海的倭寇據點,遷至日本沿海,形成了後期倭寇。
荷蘭、葡萄牙等歐洲商人也利用倭寇武裝貿易,讓洋槍進入日本,即所謂「鐵炮傳來」,致使日本當時保有槍支為世界第一。
明朝名將朱紈抗倭有功,卻反遭陷害自盡。十六世紀中期遂出現倭寇興盛期,即嘉靖大倭寇。後因倭寇首領王直被殺,戚繼光討伐倭寇,明朝開海禁等,再加上豐臣秀吉下取締倭寇令,到十六世紀後期,倭寇才銷聲匿迹。
至於倭寇的「國籍」,眾說紛紜。一般認為前期以日本人,後期以中國人為主。王直為安徽人,而另一以日本長崎平戶為根據地的倭寇首領李旦,則出身泉州。其後繼者、義子鄭芝龍與日本女子所生福松,就是收復台灣的鄭成功。
但也有日本學者提出,倭寇應稱為「境界人」。當時並無明確國籍概念,而倭寇本為超越了國家、民族的集團。中國學者近年來也有相當的研究成果,並訴諸於文學手法。本文就多得益於在日華人龍昇先生惠示私稿《平戶倭寇》。